顯示具有 生態之旅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生態之旅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又見花兒綻放

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

每次穿梭在公園時,只要看到金魚草,一定不會放過!哪怕前些日子才在台北植物園拍攝過,留有紀錄

這回在青年公園再見她,仍然心動,忍不住與您分享!金魚草

金魚草又名龍頭花,龍口花,兔仔花

CIMG0679CIMG0676

科別:玄參科

學名:Antirrhinum majus L

原產地地中海地區

金魚草

金魚草是美國家庭庭院最愛栽種的花種之ㄧ

CIMG0682CIMG0680

金魚草

花冠類似金魚或龍頭故而得名。

金魚草金魚草

[延伸閱讀]

金魚草的故事http://blog.xuite.net/omiomi/balloon/8860085

看啊!木棉花也綻放枝頭了!

木棉花

落英繽紛

木棉花木棉花

她也是選擇生命最燦爛時刻,整朵花兒完整落下的花兒!

木棉花木棉花

花兒爭妍鬥豔!

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

偷得浮生半日閒,午後來到位於新生南路口與信義路交接的大安森林公園花壇,從上個月(2008/02)起換由鼠尾草,薰衣草,矮牽牛花,五彩石竹編織成五彩繽紛的花圃,讓遊客眼睛一亮,想不駐足賞花也難!


IMGP1454IMGP1453

IMGP1451IMGP1450

IMGP1449IMGP1448

IMGP1447IMGP1446

IMGP1445IMGP1444

IMGP1443IMGP1442

IMGP1441IMGP1440

薰衣草鼠尾草

五彩石竹矮牽牛

走進公園覺得神清氣爽!猛抬頭,哇!木棉花也開始綻放枝頭了!


I木棉花木棉花


火紅的九重葛在陽光的照耀下,讓人驚艷!


九重葛九重葛

心想:花兒爭妍鬥豔,透露著:萬物欣欣向榮,希望無窮!不知不覺中我的腳步也輕快起來了!

午後的驚奇

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


大安森林公園在竹林區東側的生態池,周圍有金露花、六月雪,間隔種有垂柳、野薑花、莎草等水生植物,中間一座堆砌的人工小島上有大葉按、大葉合歡等喬木,這一區是鳥類的棲息樂園,水中鵝鴨悠遊,夜間蛙鳴蟲唱,自成一個世界。

假日(11/25)的午後,走過公園無意中彎進生態池,看見一群攝影好手圍繞在水池旁,幾乎每人手上都是"高射炮式"的昂貴單眼相機,希望拍攝到水鳥飛翔的姿態.好奇心使然,我也把隨身帶的數位相機拿出拍拍吧!照片不好拍,影片應該還好吧!試試看!


美麗動人的水同木

2007年11月25日 星期日

前天到象山,赫然發現迎面而來的一顆喬木,除了樹姿雄偉之外,頂端剛長出的粉紅色嫩葉,更是美麗動人!走進瞧她,嫩葉就從樹幹上一一冒出還帶著一顆顆的種子呢!好特殊!只是才疏學淺,不知尊姓大名,只好拍下她,剛好晚上會遇見超仁老師,請教高手就對了!老師一看就知是水同木屬原生種植物喜愛長在水邊.


1.水同木的嫩葉



2.嫩芽紛紛從枝幹冒出



3.枝葉頂端剛長出的粉紅色嫩葉



水同木CIMG6506水同木水同木水同木

水同木適合生長在較潮溼的環境,因此在山溝的環境中數量頗多,具有熱帶氣息的幹生花現象,隱頭果幹生。熟時橙紅色,又稱為大有或豬母乳,「有」字在字義上有鬆脆的意思,在此指的是樹枝的材質鬆脆富含水分。豬母乳的由來是因其隱花果生長在樹幹下部呈下垂狀,有時延伸至根部,結實累累看起來就像母豬乳房一般,故名。其嫩葉略帶紅色,長成後變成深綠色,適宜開發做為庭園的觀賞樹木。幹生果營養豐富是松鼠的最愛。另有草本之豬母乳,又名馬齒莧。
資料來源
: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
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
水同木
92年10月166


http://tpbg.tfri.gov.tw/Plants/plants_info.asp?rid=30

誰說花兒春天開花?

大自然真是微妙,誰說花兒春天開花,我發現秋天仍有好多花可欣賞,走出戶外艷紫荊,金葉黃槐,大鄧伯花,蒜香藤.......一個比一個美,一個比一個艷,尤其最近發現鼠刺開花了竟然美得像跳華爾滋的舞群......<詳全文....>

金葉黃槐與大鄧伯花

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

假日走過大安森林公園時,經過靠近建國南路的別緻花廊,發現白中帶紫的大鄧伯花,與葉帶金邊的金葉黃槐正編織了美麗的畫面-吸引蜂蝶來尋花採蜜,讓這裡成了色香味具全的區域。感動之餘忍不住影他一下,
也趁此機會了解她們!請先看她們美麗的身影,再看看有關她們的網路資訊.


金葉黃槐


CIMG5547CIMG5548CIMG5539CIMG5537CIMG5689CIMG5688CIMG5687CIMG5686


別名:(蘇木科 Caesalpiniaceae)雙莢槐、雙莢決明、臘腸子樹

特徵:灌木,枝斜上生長。一回偶數羽狀複葉互生,最下一對小葉間具腺體一對;小葉3~5對,倒卵形,先端鈍,葉基歪斜,平滑,紙質,長2~2.5cm,淺綠色,葉緣金黃色。總狀花序徑4cm,花瓣5枚,黃色,雄蕊10,其中3枚退化。莢果圓柱形,暗褐色,長可達15cm。

生態分佈:原產熱帶美洲。喜好高溫氣候,能耐旱。花期由晚春至初冬,花期長。

繁殖栽培:以種子播種或扦插法繁殖,春、夏為適期。土質力求疏鬆肥沃、排水良好,日照需充足。冬末至早春宜修剪,以促新枝萌發。

解說觀賞:因葉帶金邊而得名,開花時滿樹金黃,生氣盎然。樹形低矮,適合作綠籬或牆邊綠化、美化。果及木材具緩瀉效果。



大鄧伯花

CIMG4056CIMG5540CIMG5538CIMG4060CIMG4059CIMG4058CIMG4057CIMG4030CIMG4029

夏秋兩季是大鄧柏花的花期,常看見棚架上藍花成串,凌空往下垂,修長的穗子綴著朵朵大花,清風徐來,自然阿娜曼妙,美不勝收。 葉子的質地、形狀與佛手瓜胡瓜相近,不開花時,真讓人弄不清楚;跟瓜類最大的區別在於,大鄧伯花的葉片對生,而瓜類則為互生只要把握這個差異,管它開不開花,都可以一眼認出來!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放大看看